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

鋼琴教本(新式歐洲鋼琴教本)_小孩子的天地

     



『音樂教育』是一種「音樂」與「人」的連結,指的是一種音樂傳遞與學習的過程。這些在傳遞中最被關心的幾個方向,不外乎是傳遞的內容、主題、方法以及傳遞者。後來,又把這些重點的總合稱之為『音樂教學法』。

中歐是古典音樂發展的重心。早在近300年前,就已經出現了教學的紀錄。最有保存價值的是關於鋼琴、小提琴以及長笛的教學整理。

巴哈的第二個兒子C. P . Emanuel Bach 在1753, 1762年就寫出第一本有關鋼琴教學的書籍『忠於原作鋼琴彈奏法』Versuch über die wahre Art das Clavier zu spielen,這本書裡記錄了許多當時的作品如何正確地詮釋、如何彈奏裝飾音以及句法的處理,並記錄了許多技巧的彈奏方式等等。

這本『基礎小提琴教學法』Versuch einer gründlichen Violinschule,是音樂神童莫札特的父親所撰寫的。教學理念清晰並且簡單有趣的內容;不只是莫札特本身有著極大的天賦,更因父親的教學理念中傳達著豐富有教育意義的訊息。

對於初學者,我現在最喜歡用的是Heumann的Piano Kids,這是一套很可愛的教案,有非常幽默的插圖,小孩子很喜歡,質感超級好。共三冊。以往拜耳教本是從高音譜記號下手,兩隻手都彈高音譜記號,第二階段才學低音譜記號。缺點在這裡不討論,每個人的看法不同。Piano Kids從右手的CDEFG,左手的CBAGF開始,左右手有很好的對照,也就是先學大拇指,二指,三指以此類推,方向一致,可以馬上進入很好的『手的姿勢』,四、五指不容易垮掉(當然還是要運用一些教學上的技巧手才會站得好)。

新式的德國鋼琴教本中,還有一項別於其他國家,它們在曲子內容的和聲寫得特別用心,並且適合孩子的小手彈奏。不再不斷出現CEG、BDG同時彈奏的主、屬三和絃,過多同時彈奏的三和絃不但音響上乏味、粗糙,也很容易影響孩子左手的姿勢,造成彎曲的五指。

通常在彈奏第二冊教材時,我就會再加入一本Europäische Klaivierschule,也是超級可愛的課本,在這裡我們譯名為『歐洲鋼琴教本』好了,這一系列也有三冊,只是它的難度更甚於Piano Kids,曾經有的學生,我直接只用歐洲鋼琴教本,幾乎是彈不了幾首就沒辦法繼續了。除非很有天份的學生,不然我建議還是要搭配其他課本使用。我發現林榮德教授(早期留奧地利,攻奧福兒童音樂)在很早期就曾經買過歐洲鋼琴教本的版權,翻譯成中文,可能銷路不佳,很可惜沒有再版。我個人覺得沒有讓學習中的孩童彈這麼好的一本課本真的很可惜。這一系列的曲子也都短小可愛(第一、二冊),困難在句法(Articulation)的處理。但是,如果你的學生真的能彈它,其實就已經打好古典音樂的基礎了。

1 則留言:

  1. 請問他能取代拜爾+拜爾併用曲集(e.g.:可愛的巴赫、可愛的貝多芬),或者是約翰 湯姆遜系列教本嗎?

    我是正在嘗試各種教本的老師,認為拜爾這種機械式的學習方式,作為第一次讓孩子接觸鋼琴,肯定會扼殺他的興趣XD 在網上看過歐洲鋼琴教本的預覽,不知道實際上使用如何?



    回覆刪除